文 | 琢舟
图 | 来源网络三维设计师“无风之地”,侵权请联系删除
全文共计2440字,预计阅读需14分钟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都试图使用一个视角去解释一个事实,这是以往的成长经历教会我的:在学校里,一道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,每道阅读理解也有标准答案,就算是一道数学简答题有多种思路,这些思路也跳不出数学的范畴。我无法使用地理学的理论去解答一道数学难题。
在社会中,若一个人常行善事,那么他就会被归类为“好人”,但若他某一天犯了错给别人造成了伤害,那么他就会立即被放逐到“坏人”的行列。人是非黑即白的。
在工作中,只要设立了工作标准或者考核机制,员工就会在这个框架内“努力上进”,去争夺这个框架的架顶。我们很难去思索公司获利的原理是什么、框架为什么要这样设立。
…
诸如此类的经历还有很多,虽然这样可能会被戏称为“二极管”,但其实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,也能很好的生活下去。但若是用这个模式去解释复杂事实的话,我们常常就会感到力不从心。我很难使用文化、成瘾、奢侈品、技术壁垒、变相税收、餐饮口味习惯…中任何一种视角去解释某个品牌的畅销,我更难以使用某一种标准去判断品牌的优劣。然而作为一名投资者(业余),我又必须估算出公司的价值,才能以此为锚去做出交易决策。所以,我不得不将这些视角揉合起来,去搜寻某种概略的标准。说起来好笑,翻过来覆过去我又碰到了所有人都会碰到的问题:必须做的正好是难以做到的🤣。不过还是依照惯例,在寻找解题方法之前,先去思考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。这个问题就是我在开头提到的「使用一种视角去解释一个事实」的思维方式,又被称为「线性思维」。一直以来,我都以为线性思维是国内特定的教育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,并且以此为借口来安慰自己,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维持现状。直到后来我发现全世界的人都有这样的问题…(果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发觉的固有观念,即使他自认为是一个很“开明”的人。)既然全世界都有这样的问题的话,那么在归因的时候,就不能将成因约束在地球上某个特定的环境当中,而需要去寻找人类的共性。我找到的这个共性就是:语言是线性的。正如我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所说的那样,语言是我们思考的载体,在思考的时候,语言是通过一个个符号(文字)往后排列组合而成的。它只能是线性的,所以当我们把一个事实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,其所呈现的形式也一定是线性的。比如,当我们思考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的时候,我们可能认为这个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中占据有利地位,也有可能认为它具有规模经济优势,还有可能认为它有很高的技术壁垒。在思考的过程中,产业链、规模经济、技术壁垒这三者会融合起来,以一种“立体”的形象呈现在大脑当中,让我们的大脑对这个公司产生一种多维度的认知。然而,当我们意图用语言将这个「多维度认知」表达出来的时候,我们就不得不从产业链、规模经济、技术壁垒这三者中选择一种视角,以一定的逻辑将其线性地表达出来。这就是语言的线性,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多维度的认知。所以,当我们反过来去阅读别人的语言的时候,即便作者用了整本书去表达他的多维度认知A,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只能从其中的一种视角去理解这个A。在看完这本书之后,我们或许也能在大脑中构建出类似的多维度认知B。我原本以为,此时我大脑中的认知B就是作者的认知A,但现在才发现,我的认知B其实是我自己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而成的,它与作者的认知A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。看起来有些绕,这样,我们把作者和读者当作两台通讯设备:作者在写作的时候,其实就是在以一种固定的「编码格式」不停地发送信息;相对应的,读者在阅读的时候,也是在以一种固定的「解码格式」不停地接收信息。如果这两者的「编码/解码格式」不能完美对接的话,那么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丢失或者冗余,这其实就是「信息失真」。在作者和读者身上,编码/解码格式就是他们所使用的语言。事实上,语言不仅会随着国家、地域的变化出现极大的差异,即便是在同一个地域、同一个家庭,语言也会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而出现或大或小的差异。甚者,就算是同一个人,随着阅读量的增大(这个阅读不仅限于书本阅读),他/她的语言习惯还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产生变化。或许未来会出现某种科技手段,可以帮助人类实现大脑间的无缝对接(比如阿凡达的辫子),但在此之前,语言中信息失真是一定存在的,还会不断地变化。差不多了,我们对“问题产生的原因”就探索到这儿吧,现在来寻找解题方法。【已知】:①由于语言是线性的,所以我们无法用语言去表达多维度的认知;②由于现有科技无法实现语言的完美对接,所以语言中信息失真是一定存在的,还会不断地变化。【解】:①既然无法表达多维度认知,那么就多费一些力,以多次表达单个视角的方式去解释事实就行。什么意思呢?举个例子。在工程制图当中,如果不是借助PC端的制图软件,手里只有A4纸和铅笔的工程师,是无法使用单个视图去描绘一个三维物体的。他至少需要画三个视图。至于是画向视图、斜视图还是剖视图什么的,就依情况而定了。将这个原理泛化到商业分析当中就是:投资者无法使用语言从单个视角去描绘一个公司,我们需要去探寻公司在不同视角中的不同截面,然后将其用语言表达出来。这至少需要N个不同的视角。至于这个N是多少,是探寻产业链、规模经济、技术壁垒还是历史演变什么的,就依公司而定了。②既然语言中的信息失真一定存在,还会不断变化,那么也多费一些力,不停地表达,不断地接近事实。不过这个结论还挺重要的。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,如果仅仅是截取公司的一个截面,他看到的便是片面的事实。然而要想截取全部的截面,把它像一个雕塑一样全面、立体地呈现出来,这是不可能的。那该怎么办呢?我们能做到的,只能是截取若干幅相对固定的时空截面,然后用某种方式将它们揉合在一起。而这种方式,依靠的只能是思想,事实最终也只能呈现在自己的大脑中。